你敢相信吗?即使你从未使用过Clubhouse这款软件,你的电话号码也会被它收集,甚至还可能会遭到泄露。很多人听到后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这怎么可能?!”但这种事确实发生在我们身边。
事件始末
7月24日,瑞士数字安全和数据保护专家马克·鲁夫(Mark Ruef)在推特上表示,他在暗网上发现了一个出售Clubhouse用户数据库的帖子,帖内展示的样本数据包括8350万个电话号码,其中大部分来自日本。据悉,这些被出售的电话号码包括用户的手机号码、固定电话号码、私人号码以及公司电话号码等。

卖家声称,这次出售的秘密数据库
是由Clubhouse公司秘密
“保存/窃取每个用户的电话簿”组成。
该秘密数据库共包含38亿个电话号码,
每个号码都按评分进行排名,
即在电话簿中拥有此电话号码的
Clubhouse用户数量越多,评分越高。
该卖家还表示,计划在今年9月4日
为窃取的数据举办一场拍卖会。
Clubhouse是何物?
Clubhouse是一款适用于iOS和Android的音频社交应用程序,用户可以在可容纳数千人的语音聊天室中进行实时在线语音群聊,它没有文字聊天功能,用户只能通过语音交流,且无法录屏或录音。Clubhouse在今年2月份开始风靡全球,当时火到不仅横扫全美、霸占了日本App Store总榜第一,还直接“荣登”了中国微博热搜,一度一个邀请码在网上被炒到上百美元。

Clubhouse是由Paul Davison和Rohan Seth于2020年4月创建。2020年5月,Clubhouse在应用商店的社交媒体网络类别下排名第8至第10位。
截至2020年5月,Clubhouse的市值为1亿美元。直到2021年1月,该平台得到了180多名投资者的支持,自此该社交平台的估值迅速上升为10亿美元,使其被视为独角兽初创公司。2021年4月,美国风险投资公司安德森·霍洛维茨(Andreessen Horowitz)在一轮融资中对Clubhouse的估值接近40亿美元。
2021年初,Clubhouse每周活跃用户数为200万。而仅过了短短1个月,2021年2月,Clubhouse每周活跃用户就高达1000万。截至2021年5月,该平台用户突破1500万。
Clubhouse为何能搜集如此多的电话号码?
说到这里,你不禁会有这样的疑问:
该平台只有1500万用户怎么会
搜集到38亿个电话号码呢?
这与该平台新用户的邀请模式有关。
该平台上线初期采取用户邀请制,新用户只有作为通讯录好友被老用户邀请才能访问该应用。因此,老用户在邀请新用户加入时,Clubhouse需获取其通讯录访问权限。如此以来,即便你没注册过Clubhouse,甚至从未听说过该软件,Clubhouse也能轻松获得用户通信录里的所有好友的电话号码。这也引发了用户对隐私安全的疑虑。

不过Clubhouse近期推送的新版本,已经将邀请方式改成让用户自行输入好友电话号码来发送邀请,取代由系统读取用户通讯录数据。用户在进入邀请界面时,可以看到顶部多了一个输入电话号码的区域,不想开放通讯录权限的用户,也可以直接在这里输入电话号码邀请他人。
难道Clubhouse这种
收集电话号码的行为不违法吗?
当然违法!
在一些国家,从不使用该服务的人那里收集数据的方法违反了数据保护法。例如,2018年5月25日,欧盟颁布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简称GDPR),被认为是欧盟有史以来最为严格的网络数据管理法规,其最大的特点在于限制企业对个人用户数据的使用权。如果没有特定的、明确的、合法的目的,企业收集了用户的数据,或者虽然用户同意但企业搜集并达成目的后未立即删除的,就属于违法行为。违反GDPR的行为,最高或将面临年收入4%的处罚。如果此次数据泄露事件属实且涉及欧洲用户,Clubhouse 就可能面临欧盟的巨额罚款。如果这些数据被出售给第三方公司,那后果就更加严重了。
Clubhouse对此事件的回应
事件曝光后,Clubhouse发表声明回应称,未发现有数据泄露事件发生,所谓被泄露的数十亿电话号码是机器人生成的随机数字,并非真正的用户数据。即便存在数字排列的巧合,恰好有随机数字与软件中某位用户的电话号码相吻合,Clubhouse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也不会透露该用户的任何个人信息。
Clubhouse的这种托词听上去令人发笑,究竟是不是机器人生成的随机数字一验便知。总不至于10个随机数字中有8、9个是用户电话号码这种巧合吧。
Clubhouse之前就发生过数据泄露
值得注意的是,
这并不是Clubhouse第一次数据泄露事件。
就在三个月前,2021年4月,研究人员发现130万Clubhouse用户的个人数据在网上泄露。他们在黑客论坛上发现了一个免费提供SQL数据库的广告,其中包含130万条被抓取的Clubhouse用户记录。
泄露的记录包括用户ID、姓名、用户名、Twitter用户名、Instagram用户名、粉丝数量、用户关注的人数、账户创建的日期等。财务数据等敏感用户信息不包括在泄露数据之中。
事后Clubhouse在社交媒体上就该事件发表声明,称他们的系统没有遭到破坏。这些数据公开可用,“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他们的 API 访问。
结语
此次Clubhouse数据库泄露是对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的一次考验,GAFA(对谷歌、亚马逊、脸书、苹果四大美国科技业巨擘的简称)都在使用类似的方式收集非其用户本人的个人数据。最后,引用黑客在帖子的一句话:“法律是会选择制裁Clubhouse,还是它的存在仅是一种威胁?我将拭目以待。”同样,我们也将持续关注。
声明 :
本文参考文章均来源于网络及相关公众号,仅供读者了解和掌握相关情况参考,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果相关作者认为摘选不妥,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