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信运营商KT发生全国性通信故障引发社会混乱
发布时间: 2021-10-27 浏览次数:

(本文关键词:韩国电信 通信故障 安全事故)

 

就在11天前的10月14日,日本最大电信运营商NTT DoCoMo的移动网络在全日本范围内发生重大通信故障,余波尚未平息,10月25日上午11时20分(韩国时间,下同),与日本隔海相望的邻国韩国也发生了类似的全国性通信故障。

 

一、事件始末


据韩联社10月25日报道,韩国电信运营商——韩国电信(KT)的有线、无线互联网服务从25日上午11时20分开始出现约37分钟的瘫痪。KT方面在事故发生后发布公告称,公司网络当天上午11时许遭到大规模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但韩国政府网络安全部门和警方经过调查后均表示没有发现大规模黑客攻击的痕迹。KT方面随后也改口称网络瘫痪是因“网络路径设置错误”所致。截至当天12时,KT网络服务大部分恢复正常;12时45分左右,KT网络服务已完全恢复正常。

 

微信图片_20211027090842.jpg.png

图片来源:韩国联合新闻社

 

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节点,小编对此次事件进行了简单的梳理。


10月25日上午11时20分,韩国电信(KT)的有线、无线互联网服务发生全国范围的瘫痪;


11时56分,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发布信息通信事故“注意”级危机警报;


12时00分,KT网络服务大部分恢复正常;KT方面宣称,(推测)事故的原因是遭到大规模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导致流量超负荷所致,并紧急启动了危机管理委员会对事故情况进行处置;韩国警方向KT公司派出网络恐怖调查小组对此次事故的原因和受害规模等情况进行调查。


12时45分,网络服务完全恢复正常。


14时00分,仅过了2个小时,KT方面改口称网络瘫痪是因“网络路径设置错误”所致。

 

二、事件给韩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虽然此次KT断网事件前后只持续了大约一个小时(37分钟至85分钟不等)的时间,却给韩国民众和各行各业造成极大困扰和巨额损失。

 

京畿道某大学教授郑某从25日11点开始正给学生进行线上考试,二十分钟后网络连接陆续出现问题,导致不少学生无法接入考试。看到情况越来越严重,郑教授只好中断了考试。韩国教育部表示,当日通信故障导致7742所学校和幼儿园等教育机构的网络连接受到了影响。

 

image.png

图为首尔芦原区某餐厅因为刷卡支付设备网络中断而贴出了要求顾客使用现金或转账支付的告示。 图片来源:韩国联合新闻社

 

在商店和餐馆里,因为正值中午吃饭时间,很多顾客由于断网(包括手机)无法进行正常结算。韩国首尔一家咖啡店老板郭某对记者表示:“由于无法电子结算,只能收取顾客现金,有的顾客因为没带现金而放弃购买。”

 

一些餐饮店也受影响无法接到外卖订单。经营外卖意面店的B某哭丧着脸说:“外卖民族、Coupang Eats等外卖平台打不开,就算接了电话订餐的订单,也无法安排外卖员,整个午餐的生意都黄了”。另外,应防疫要求的入店扫描二维码进行健康认证措施也无法使用,给餐饮店造成了很大混乱。

 

信贷协会表示,当日正午至下午1点之间的信用卡支付请求数量比平时减少了30%至40%。由于无法刷卡支付,身上未带现金的市民只能到自动取款机(ATM)前排队取钱,各大银行的自动取款机前排起了长龙。

 

在京畿道为学校供应食材的尹某说当日上午因为连不上网络错过了一个截至当日的3000万韩元招标项目,尹某郁闷地说,“不知道找谁补偿这笔损失”。

 

最害怕的还有居家治疗的患者,因为确诊新冠肺炎而居家治疗的金某表示,由于活动范围被严格控制在家中无法外出,因此网络、手机等对外联络完全中断令人恐惧。

 

此外,证券公司的电子交易系统、医疗机构结算系统等也因为KT的断网而陷入瘫痪状态。光州某大型医院因为断网无法使用信用卡结算,因此不少患者要等上40分钟才能缴费。韩国Upbit、Bithumb等虚拟资产(加密货币)交易所的部分服务中断。由于该交易所即使在很短的时间内也可能造成巨额经济损失,预计此次断网造成的损失规模也将非常巨大。

 

三、韩国KT史上两次大规模通信故障对比

 

本次事故是继2018年11月24日KT公司阿岘分公司通信区(为铺设电缆而设置的地下管道)发生火灾之后,时隔3年KT公司再次发生的大规模通信故障。

 

image.png

KT阿岘分公司大楼地下室发生火灾 图片来源:韩国联合新闻社

 

2018年11月24日上午11点左右,位于首尔市中心的KT阿岘分公司大楼地下室发生大火,火灾持续了近10个小时,约79米通信区被烧毁,导致该地区网络瘫痪。当时,受此次火灾的影响,KT公司从火灾受损的店铺接到了约1.3万份损失报告,并根据服务故障恢复期分别支付了40万至120万韩元的赔偿金。

 

虽然两起事故均发生在KT,对用户都造成了重大损失,但两起事故在事故原因、影响范围、持续时间、遭受损失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事故原因方面2018年事故是由于发生火灾,属于物理事故;而此次事故是网络路径设置错误,属于“人祸”范畴。

 

影响范围方面2018年事故仅对首尔江北和京畿道高阳的部分地区造成了影响;而此次事故不仅影响首都圈地区,甚至波及全国范围所有KT用户。

 

持续时间方面2018年事故持续了近10个小时;而此次事故持续的时间短则37分钟,长则约85分钟。

 

遭受损失方面2018年事故主要对受影响的店铺商家进行了赔偿;而此次事故波及韩国全国范围内的各行各业,因此损失金额难以估量。据KB证券研究员金俊燮估算,假设对2277 万KT 无线用户和916万有线用户按照适用条款提供 1 小时的服务损失赔偿,仅此一项将花费约 73 亿韩元。

 

四、韩国社会对此次事故的反应

 

(一)此次事故引发韩国民众的强烈不满


2018年因火灾造成的网络瘫痪不同的是,此次事故并非仅限于特定地区,而是波及到了韩国全国范围内,并且造成事故的原因不是黑客攻击或物理事故,而是因路由配置错误导致的“人祸”。因此,以此次KT事故为契机,韩国民众对国家重点通信网络管理不善的不满情绪愈发高涨,要求彻查事故原因,严惩责任人。

 

有网友评论称:“作为管理国家基础通信网的企业,应该对再次发生类似事故的相关人士和责任人进行严惩。那些为了赚钱而埋头于各种附带事业的经营层也要负起责任,让他们辞职。大家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本分,只有这样,这个组织才能生存,国家才能生存!”

 

(二)事故原因反复, KT公信力下降


有人认为,KT针对当日通信故障的原因解释前后不一,也引起了更大的混乱。KT公司在事故发生伊始首先将事故原因归咎为遭受大规模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对于这种未经调查就急于对外“推卸”责任的做法,令民众感到不满。同时有人对事故的真正原因产生质疑,KT公司的公信力也大大降低。

 

某业内人士表示:“一般来说,像路由作业这样对整个网络产生影响的工作,通常在用户和流量少的凌晨时间段进行是理所当然的。上午11点正是用户和流量最多的时间,当时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令人难以理解。”

因此,有分析认为,管理者的操作错误或失误等 “人为失误”是首要原因,而路由配置错误是由此产生的结果,是次要原因。

 

KT新工会方面也批评道:“出售DDoS响应产品的KT甚至连网络障碍的原因都分不清,初期错误的解释引发了混乱。”

 

image.png

KT首席执行官具铉谟 图片来源:韩国联合新闻社

 

(三)KT声明道歉,网友并不买账


10月26日,KT首席执行官具铉谟在官网发文就10月25日发生的大规模通信故障做出正式道歉,并称将尽快制定补偿方案。就事故发生的原因,具铉谟表示,由于流量超负荷,起初推测为遭受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但经缜密调查,发现该事故因设备更换过程中出现的网络路由设置错误所致。此外,他还表示,KT将以这次事故为契机,仔细检查整个有线和无线网络以及通信网络,尽最大努力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但网友对此似乎并不买账,有网友评论称:“补偿固然要补偿,但是应该把重点放在发生原因和防止再次发生上...如果在战争中瘫痪的话,剩下的会是什么??”

 

image.png

图片来源:韩国联合新闻社

 

五、韩国电信(KT)公司


据公开资料显示,韩国电信(Korea Telecom,KT)成立于1981年12月,1982年1月1日正式运营。1991年之前,韩国电信曾是韩国国内唯一的地方、国内长途及国际长途业务的供应商。上世纪90年代初,韩国政府在电信业引入市场竞争。在政策影响下,韩国有3家地方电信供应商,5家国内长途业务供应商,以及多家国际长途业务供应商。韩国通信市场曾经历整合,KT在2009年兼并当时韩国第二大移动运营商KTF。


目前,韩国国内拥有3家移动通信供应商,分别是SK电讯、韩国电信和LG U+。据韩国科学技术情报通信部发布数据显示,韩国网络市场中KT占到47.8%,占据第一位,而在移动通信市场中KT占有率为31.6%,占据第二位。

 

六、结语


物联网(IoT)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期发生在日本和韩国的这两起全国性通信故障事故,均由物联网设备更换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所致,这引发了民众对国家重点通信网络管理工作的担忧。数字时代的网络瘫痪,不仅会给民众带来诸多不便,还可能导致用户大规模财产损失、个人信息泄露等各种安全风险,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可见,加快国家骨干网改造、优化重组和实现通信网络多元化工作势在必行。

 

(资料来源:韩国安全新闻网站、韩国联合新闻社、韩国《中央日报》等相关文章。本文参考内容均来源于网络,仅供读者了解和掌握相关情况参考,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果相关作者认为摘选不妥,请联系我们删除。)